近日,天津市某學校配餐企業被曝加工過程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受疫情影響,部分學校仍未開學,但疫情防控工作和校園食品安全仍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做好自治區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3月中旬,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全區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專項檢查。
一要從此次天津配餐事件吸取深刻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措施、更硬的監管,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進行“地毯式”排查,摸清食品安全風險,深挖行業“潛規則”。
二要嚴格落實《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于做好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防止專項檢查流于形式、只走過場,進行全面篩查、及時整改、消除隱患,確保各項措施抓實抓細,。
三要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采取系統性整治措施,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建立起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體系,堵塞監管漏洞。
四要通過檢查,實現“十個確保”。一是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符合《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內蒙古自治區食品經營許可細則》要求,持證合法經營;二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建立進貨臺賬,履行進貨查驗職責,嚴把食品原輔料采購、驗收、存儲關;三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范》國家標準要求,加工供應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餐飲食品;四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每個崗位每個環節的操作規范和從業人員的責任;五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執行健康管理制度,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六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加工操作人員通過“兩庫一平臺”或自治區局組織的公益課堂參加相關培訓考核;七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按規定進行食品留樣,每餐每個食品留樣不少于125g;八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加工用具、餐飲具按規定進行清洗消毒,對食品加工等場所每次加工后都進行清潔,保持環境衛生清潔;九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杜絕添加非食用物質;十是要確保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加工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強調,各盟市市場監管局要充分認識加強疫情防控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政治站位要提高、工作責任要落實、專項檢查要及時,對發現的問題要追蹤督促整改,在開學之前為廣大師生食品安全打好“預防針”、做好“護航衣”。